河南省唐河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总结
一、加大工作力度,建立保障体系。制定了《唐河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实施意见》、《唐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工作的通知》、《唐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的通知》、《唐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疑似失学儿童情况核查和劝返工作的要求》、《唐河县教育体育局“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唐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制度,县政府成立核查劝返工作小组,要求各乡镇长期成立疑似辍学儿童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领导小组,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学校保、乡镇找、部门清”的联控联保机制,形成“县—乡(镇)—村委会—家长”和“教体局—学校—班主任—教师”双线工作模式。
二、强化政府职能,落实工作责任。为使控辍保学工作取得实效,我县实行政府、教育“双线责任制”,县政府、镇政府、村委(社区)、乡镇中心学校、学校、教师层层落实责任,把动员学生回校、控制学生辍学指标逐一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实行层层包干负责制,狠抓控辍保学。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实行督查结果公告、限期整改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控辍保学工作列为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和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对职责不清、措施不力、弄虚作假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严格责任追究。
三、深入调查摸底,落实学生登记、报告机制。中心学校对辖区在校就读及不在校接受义务教育、参加社会举办的“国学班”“私塾”或“在家学习”等适龄儿童数进行全面摸底;会同扶贫部门核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学生的基本数据,保证相关数据与扶贫部门数据一致,准确掌握每一名建档立卡学生的基本情况;会同户籍管理部门核查6-16岁适龄儿童少年基本数据,与学籍系统数据及时比对,掌握每一名应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举办“国学班”“私塾”等社会机构的类型、数量、分布情况,及治理整顿情况进行掌握。各中小学发现学生有辍学苗头的,学校要第一时间会同责任督学、村(居)民委员会开展劝返复学工作。各中小学校发现学生无故未到校的,班主任或其他教师要及时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沟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辍学学生工作台账,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认真研究辍学原因,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做好劝返复学和预防工作,填写《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劝返复学记录表》存档备查。对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经教育不改正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下达《限期复学通知书》,做好劝返复学工作。义务教育学校要在每学期开学后10日内对学生入学、变动、辍学情况及学籍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对学生辍学情况进行及时统计,开学后15日内向中心学校和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报告。对未到校注册就读的,列出清单,及时查清去向;对随进城务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外出就学的,及时对接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办理就学手续;对转学的应按学籍管理规定及时完善转学手续。学生就读期间发现半天无故未到校的,学校应迅速与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了解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履行相关手续,记录在案。在校生3日内无故不到校的,学校要及时家访,对有辍学倾向的要深入学生家庭做劝返工作,劝返过程要留有痕迹(学校下发劝返复学通知书、劝返图片等)。劝返3次无效的,学校要在7日内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报告书》报中心学校,中心学校要及时将辍学情况上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采取措施动员失学辍学学生按时复学。非户籍地学生辍学的,由乡镇中心学校提供准确信息报县教体局,教体局向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辍学学生学籍转接到户籍所在地学校,并通知户籍所在地学校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各中心学校要落实专人负责控辍保学月报工作,自2019年9月起,各乡镇学校务必每月24日前向县教体局报送月报表和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情况。
四、精准分类施策,彩取多渠道劝返。各乡镇各学校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精准制定帮扶、资助方案,统筹各类政策,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针对不同对象采取有效解决办法:一是户籍原因(含查无此人、户籍重复、死亡、迁出注销等)。要求除村委证明外,必须有辖区派出所出具的相关证明,注销多余户籍;二是省内就读无学籍类和省外就读无学籍两类。要有家长签字的证明材料、中心校督促学生所在就读学校注册学籍联系函存根、新注册的学籍卡(学校打印并加盖公章)等材料;三是延缓入学类。要有学生所在幼儿园出具的幼儿信息表并加盖幼儿园公章来证明;四是超龄离校类。必须有辖区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五是失踪失联类。按要求由公安部门界定,从严掌握,一定要留存公安部门证明;六是出国在外类。要联系政府和公安部门出具相关证明;七是因病因残类。全部采取送教服务,要有相应的残疾证复印件和诊断证、送教记录、送教场景照片、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注册的学籍卡(加盖学校公章)等材料;八是入寺入教、打工务农、在家上学三类。无条件劝返入学,要有相关部门的劝返记录、司法部门劝返文书存根、入学后新注册的学籍卡(加盖学校公章)、所在班级学习照片等材料。
五、准确定位复学对象,结合实际分类安置。各义务教育教育阶段学校,对招生辖区内6至16周岁未接收完义务教育的所有适龄儿童,以及2017年实施扶贫以来确定的建档贫困户中(含退出户)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各学校根据劝返学生情况,建立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和辍学学生分类安置机制,进行分类安排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所有复学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一是对未入学的6-9周岁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安排到招生片区小学一年级入学,统一注册学籍;二是对未入学的10-12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安排到招生片区小学高年级入学,统一注册相应年级学籍,视情况可以单独编班,按小学一年级要求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对未入学的13-15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在初中学校注册学籍,集中开设职初班,组织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集中教育教学时间不得低于10天;四是对小学辍学不超过2年的学生,原则上根据辍学年级安排入学。对辍学超过3年以上的学生,视情况安排到小学高段或职初班入学。对初中辍学不超过3年的学生,可根据辍学年级安排随班就读,或视情况进行补偿教育,开展职初班和补偿教育时间不得低于10天;五是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根据残疾类型和程度,采取随班就读、到特殊学校就读或送教上门。
六、科学设置学习课程,分类组织教育教学。未入学的6-12周岁学生采用一年级教材进行教育教学;小学、初中辍学随班就读的复学学生,采用随班就读年级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未入学的13-15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和职初班的学生采用相应年级语文、数学、道德与法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写字、劳动技术等课程进行教育教学;对随班就读的复学学生安排教师和同学帮助辅导落下的学习任务;对单独编班进行补偿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必须明确授课教师、课时、讲义,要求教师精心备课、书写教案、认真组织教学,完成计划学时后统一组织测试(相近学科可以合卷),测试合格后发放义务教育证书。
七、深入广泛宣传,依法控辍保学。一是要求全县各中小学以后在寒暑假前均向学生家长发《告家长书》,防止学生假期思想波动,产生辍学念头。二是由各乡镇对疑似辍学学生家庭及时家访,找出造成学生辍学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制定劝返措施。三是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校合理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课外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四是充分利用微信、QQ、电视、“给家长的一封信”、发放宣传画册等形式,做好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五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及时对有消极倾向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消除辍学念头。
八、加强两类学校建设,改善贫困区办学条件。2018年我县薄改项目资金2935.8万元(其中:上级下达薄改资金共计2673万元,县级配套262.8万元),共涉及全县55所学校,105个项目(教学楼、操场、围墙、厕所、大门等),截止目前已全部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资金已拨付91.4%,计2684.8万元,预留质保金8%,计262.51万元。对于贫困村学校我们采取上级项目支持、县乡财政统筹、社会资金注入等方式,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组织实施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普通高中改造项目等,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加速推进学校建设项目进度,成立了学校项目建设专项推进组,明确职责、专人负责、周查月排、挂图作战,促使项目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唐河县2018年退出贫困村32个,有村级小学的25所,其中1所学校已经建设到位,对其他24所贫困村小学的厕所、围墙、大门、地坪及教学楼等进行改扩建,总投入资金约1966万元,目前,各学校建设项目已经全部完工。
九、建立关爱体系,减少辍学人数。积极开展关爱女孩和留守儿童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关爱女孩和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努力消除对女孩有偏见的旧观念。在女孩受教育方面,我县大力宣传中考加分照顾的相关政策。通过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加强女童教育,提高女童入学率。对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进行统计,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校班级、家庭住址、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联系电话、监护人等基本信息)。各学校以班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花名册,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提供了准确依据。同时,注重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确保留守儿童不辍学或少辍学。
十、落实资助政策,避免因贫辍学。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及我县的“奖、贷、助、补、减免”等资助政策,以“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为工作目标,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费用,确保他们安心读书。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基础上,按照年生均小学生1000元、初中生1250元标准对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按照年生均800元标准,对我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于非寄宿生、无学籍学生由县财政按照同等标准进行资助。对3398名小学生发放生活补助169.9万元,对名1341初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83.8125万元。资助营养餐4803人(含张店工区64人),192.12万元。
十一、丰富校园生活,力争留住学生。各中小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指出的是在所有的村完小和教学点都开设英语课。各中小学淡化升学竞争,不下达升学指标,不依据升学考试进行排名,学校不以文化课成绩分快慢班、重点班。城区和各校每年积极开展校运会、乒乓球赛、篮球赛、足球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使校园成为吸引学生的场所。同时,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严格实施体艺课程标准,加强学校体艺常规教学的督导评估,在每年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比活动中,把体艺学科纳入到教育质量评比体系中,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展现,避免了单一以学习成绩为唯一评价的方式而削弱学生读书的信心,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
近期统计,唐河现有有小学生125027人,初中学生为60025人,辍学学生为0,截止2020年9月,所有辍学学生均已回校就读或送教下乡,415名因病因残失学儿童中,2名死亡,413名全部采取送教服务。
主题词:唐河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总结 - 点击收起详细信息
索 引 号 | 2020120410020055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唐河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0-12-04 10:02:00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文件编号 |